四川新闻网消息(邹星雨 杨黎明 李全民)“大家知道文房四宝是哪四宝吗?”日前,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乡贤名人何正浩正在给留守儿童们上书法课。
从书法的起源到毛笔的分类、从握笔的姿势到写字的坐姿、从基本的笔画到练习的字体……何正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何正浩宣布自主练习开始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认真书写,反复练习,现场洋溢着一片温馨、和谐的氛围。
“书法非常有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写的字进步了很多,心里很有成就感。”昭化镇天雄村留守儿童杨芯开心地说。
今年48岁的何正浩自幼就对书法情有独钟,他拜本地书法名人贾道明为师,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在颜、赵、楷书上已学有所成。长期的书法实践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经验,还让他对书法有了独到的见解。
“书法不仅仅是要写得好,更重要的是要有精气神。”谈起书法,何正浩如数家珍,他告诉笔者,书法需要融入生活,才能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每逢村里红白喜事,何正浩都会积极主动为大家书写婚联、挽联,此外,他还从事墓碑书写,鼎盛时期承担了11个墓碑店书写工作,累计书写墓碑1.1万座。
“在给大家免费书写婚联、挽联的同时,我也会书写一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标语赠送给他们。”何正浩告诉笔者,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仅可以对群众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宣传教育,还能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为了让群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自2020年来,何正浩在天雄村每年假期都会开展书法知识普及、书法培训等活动,通过乡贤示范引领,让乡贤多角度、深层次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拓展群众文明视野,不断提高群众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在何老师的书法课上,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学习到很多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小知识,让我感受到了‘创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雄村村民尚鑫骁说,“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14年,何正浩加入昭化区书协,他认真履行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昭化区文联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会员学习历代名帖,定期开展书法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等举措,不断充实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乡贤是群众心中的标杆,也是群众身边的榜样。何正浩在工作之余通过自己的方式服务乡村,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了传统文化,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创水平,遵循传统,守正创新。在艺术的道路上努力突破自我,见贤思齐,将来以更高水平的作品来服务大众,潜移默化影响更多的文化爱好者。”何正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