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郭桂花 张琼月 李全民)分切、封袋、分装……10月27日,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工业园帆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多功能鲜湿粉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将一袋袋淀粉制品打包装箱。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技改扩能后年产值增幅达25%,实现了质效双提升。”看着一件件淀粉制品源源不断地被送出车间,帆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彬舟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市场倒逼企业塑造竞争新优势,为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公司专注于绿色健康的淀粉产品研制,在红薯等成品种植管护、淀粉成分检测方面由公司统一实施源头把控。同时,公司积极申请机器设备专利,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多功能鲜湿粉生产线,可生产不同品种的淀粉制品,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此外,在品牌营销上,也从传统市场销售转为超市、连锁店、酒店、经销商等多渠道推广,逐步提升了产品市场占有率。
“目前,公司淀粉制品畅销全国各地,共有4个系列23个单品,年总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35人实现就近就业。”王彬舟说,接下来,公司将稳扎稳打,力争保持20%至30%的年增长率。
下好创新“先手棋”的还有位于大石工业园区的广元紫爵大朝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榨油生产线和灌装自动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加紧生产橄榄油。“我们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科研单位’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鲜榨工艺,以品质赢得市场。”该公司董事长李小飞说,连日来,公司开足马力进行24小时生产,已收购橄榄果20万斤,预计本年将收购3000余吨,出油300余吨,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
“食品饮料产业是利州区的主导产业,面临产业同质化的挑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增强‘利州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利州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帆舟食品、紫爵大朝的产业升级之路仅是全区实施先进制造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利州区打出‘组合拳’:优布局,以创建省级“5+1”特色重点园区为抓手,重点发展火锅食材、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健康饮料产业,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名城、中国·川渝健康火锅食材产业城;强品牌,引导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金量”;重培育,对全区9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扶持……创新驱动发展,“十四五”末,该区力争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