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苟景天 李全民)“现在有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家门口就能对茶叶进行加工,幸福生活指日可待”。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茶叶管护大户强锡香望着1226亩连片“白叶一号”白茶苗圃喜上眉梢。
青坪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属名副其实的“清贫之村”,但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青坪村旧貌换新颜,整齐划一民宅院落、清香扑鼻的缕缕茶香,都让这个曾经的闭塞村寨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了。
原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青坪村强化产业引领,大力发展茶业经济,全村现有茶园4726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茶叶采摘基地,但与其不相配的是薄弱的产品加工能力。
“提升加工能力就要建立专业合作社,购买各种加工设备,所需资金不是小数,单靠群众自筹力所不及。”该村支部书记王永明道出了问题所在。他便将此问题向“廉情工作站”进行了反映,希望“廉情工作站”能解决群众的难题。
正值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期,如何以监督护航国家战略实施,成为了摆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眼下的当务之急。以该问题的解决为契机,县纪委监委对农村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精准发现了问题所在:“涉农资金来源渠道较多,缺乏统一管理”“区划改革后部分资产闲置,绩效发挥不显”“资源家底不清,产权归属不明”。
他们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分析研判,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对沉淀在各单位账户上的该镇涉农资金进行整合,挤出30万元“救命钱”注入专业合作社,解决了青坪村的燃眉之急。
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坚持靶向思维,因病施治,印发专项监督的通知,明确“问资金来源、问绩效发挥、问家底盘查”整治思路,着力以监督效力催生农村发展动力。各相关单位立行立改,县财政局会同县乡村振兴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青川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实行蓄水式统一分配,确保涉农项目高效推进;县民政局对区划改革后农村闲置资产进行清理,梳理闲置资产155宗,合计建筑面积30684㎡,引进农产品加工、文旅等项目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所得收益纳入当地集体经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对农村集体土地、公共房屋、物资等逐一摸排登记,并上报至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进行统一备案管理。
在县纪委监委的强力监督护航下,该县农村三资管理日趋规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1年全县实现集体经济收益635万余元,人均分红达33.3元,为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