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养猪创业“新农人” 助推乡村产业兴

2022-11-11 09: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郭桂花 李全民)一排排干净的猪舍宽敞明亮,一头头滚圆的猪儿或趴着或悠闲踱步,它们惬意地聆听着主人专门为它们播放的轻音乐《望草原》。近日,在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七里村柏坤养殖农场,说起给猪听音乐这件事情,农场负责人杨柏坤打开了话匣子,道出了他的“致富经”。

“给猪听音乐可以防止猪焦躁不安,增加食欲,体重也会明显增加。”杨柏坤告诉笔者,在猪圈里放音乐,还能给猪壮胆,可避免因防疫惊吓而引起的进食不佳。今年50岁的杨柏坤,通过请教兽医、翻阅养殖类书籍、手机查阅资料,已成了半个养猪“专家”,从每顿饲料的合理搭配到圈舍的清洁维护,从如何给母猪和小猪设置“精致套间”到科学防猪瘟,他都了如指掌,猪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同时,他家养殖场按“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完全消纳”原则,对猪粪进行固液分离,粪渣用于农田施肥,粪液经处理后实现生态还田。而在养殖过程中,最让杨柏坤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坚守农村走规模化养殖路子:“自繁自养有销路,是涨是跌都稳住。”

杨柏坤回忆道,七里村山高坡陡,他家一直以来主要靠在外务工增收。2017年,整个村子都脱了贫,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他萌生了在村里发展农业产业的念头,但心里没底也就放弃。2020年正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想到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不能老在外漂泊,加上村干部和家人的鼓励,杨柏坤毅然返乡创业,开始建圈养猪。“当时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建好了300平米的猪圈,紧接着,买了40多头猪开始试养,没想到这些‘金疙瘩’真争气,繁殖得也不错。现在基本上每个月订单销售30多头。”杨柏坤指着肥硕的猪儿,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国家政策好,我们农场圈舍扩展到了700平米,还享受到了两万多元的扶持资金。现在存栏的猪近500头,按照当前生猪市场价格,今年纯收入有40到50万元。”

返乡创业,让杨柏坤尝到了敢闯敢试的甜头,对下一步,他早有打算:“明年根据行情扩大杜洛克瘦肉猪养殖规模,再流转20亩地种粮食和青饲料,一来可以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二来也可以带动留守劳动力就近务工,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人才聚集是支撑。利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杨柏坤仅是全区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一个剪影。在大力实施都市农业稳区战略中,利州区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示范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有创业想法、懂种养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等职业“新农人”的培育力度,引导他们从单纯的粮食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获取更多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今年,该区预计全年培育提升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大户900家、职业农民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