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赵柳月 邹星雨 李全民)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通过建好、用好劳务专合社,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推动实现农村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
近日,卫子镇万亩笋用竹种植基地,10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翻地、打厢,为麦冬种植做准备。
“在我们基地务工的群众都是通过宏曌劳务专合社实现就业,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还为群众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卫子镇沈家阁村五社社长冯锡山介绍。
据悉,在该基地务工的群众都是附近的村民,也是卫子镇宏曌劳务专合社社员。近年来,宏曌劳务专合社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积极收集用工信息,为社员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同时,该劳务专合社积极探索形成了“3433”运行模式,为用工单位和当地群众搭起一座“金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现在我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好了。”卫子镇沈家阁村五社村民母秀珍笑着说。
今年以来,卫子镇宏曌劳务专合社带动就近就业1930人,人均增收4207元,务工总收入872万元。接下来,卫子镇将对劳务专合社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群众就业需求和意愿,进一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解决辖区内企业项目、产业发展等季节性和长期性用工难题,保障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卫子镇组织委员刘元林表示:“下一步,卫子镇将不断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民工服务中心职责和人员力量,建立镇中心服务站;同时将卫子镇宏曌劳务专合社作为镇中心服务站补充力量,开展劳动力实名制调查、招聘信息发布、职业指导、推荐用工等工作,确保就业更充分,增收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