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祝红 张敏 李全民)“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中学秉承“三全育人”的内涵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从生活日常、专业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劳动教育工作,让学生劳有所为、劳有所获、劳有所乐,成长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全员参与 促进劳有所“为”
叠被子、擦黑板、打扫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平日校园里,朝天职业中学的学生就养成了日常劳动的好习惯,这也是该校劳动教育常态化的生动缩影。
自2011年朝天职业中学迁建至今11年来,劳动精神一直指引着师生持续向前。该校从细微处入手,在日常中巩固,将学校日常工作、重大活动、校园建设等方面内容,转化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括最基本的内务整理、清洁卫生、光盘行动等等,确保全体老师、后勤工作人员、学生等全员参与,及时正向激励,让学生动起来,体味劳动的美好。
“劳动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朝天职业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坚持把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学校将学生劳动实践表现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作为先进班集体的重要评价参考依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先评优挂钩,养成学生劳动习惯,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内生动力。
目前,全校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风气已日臻形成。重视劳动教育,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已成为该校推动自身发展的一张鲜活名片。
全过程渗透 保障劳有所“获”
“浓缩千年历史,见证岁月嬗递。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到古今六道汇集于一峡的明月峡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小李……”,一到景区,朝天职业中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就进入角色,带领景区游客参观游览。
漫步于古蜀栈道,欣赏两岸壮丽风光,学生志愿者从容大方地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将平日书本所学知识,用于具体教学实践,理实结合,收获满满。
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该校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实训教学为重点,把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并通过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在创新劳动教育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责任感和职业成就感。
与此同时,学校整合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常态化、情境化。校内开设了实训工坊,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劳动实践场地;校外联合区内农业园、工业园、旅游景点等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于躬身实践中提升技能、爱上劳动。
全方位融合 提升劳有所“乐”
“王老师,您看我做了水煮肉片!”“王老师,我卤了茶叶蛋!”“老王,今天晚饭是我做的。”12月1日夜晚,高二(3)班班主任王雪老师正在备课,学生的消息像雪花一样飞来。
当天,王老师鼓励学生抽时间给家人做顿饭,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据了解,在居家学习期间,朝天职业中学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也将劳动课穿插在每日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锻炼之余,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同心同向,是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的重要一环。为家人烹饪美食、共享美好相聚时光;将专业知识用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在这些务实而有温度的劳动实践中,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既可以释放学习的压力,也能体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从而感受专业魅力,增强职业认同,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而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朝天职中全校师生满怀热忱、守正出新,以勇立潮头的气魄和胸怀,奏响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强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教育体系的逐渐形成,正加速推进朝天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