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徐波 盛通 李全民)12月9日,广元窑文化《陶陶乐》校本教材启用仪式在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举行,标志着该教材正式在全区推广运用。
启用仪式上,昭化区实验小学、元坝一小、柏林小学、观音小学的师生代表们逐一领到了《陶陶乐》校本教材。据介绍,该教材由拱墅区挂职干部陈莹独立编写完成,在引进拱墅陶艺教育经验的同时,还注重传承广元窑地方文化艺术,是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创新教材,将进一步促进拱墅·昭化两地教育协作和文化艺术交流。
昭化区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区实验小学副校长陈莹介绍,《陶陶乐》校本教材分为两个大块,第一大块是欣赏,第二大块是实操。课程的编著过程既注重传统文化的欣赏,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希望这本教材能让昭化学子受益,接受美的熏陶。
“我们学校将认真推广使用这本教材,将其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并落实专门教师规范开展陶艺教学,加强学生陶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泥塑陶艺活动,同时培养学生陶艺特长,努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元坝一小副校长李薇表示。
东西部教育协作是推动教育发展进步的重大战略,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去年以来,拱墅、昭化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通过人才派驻、项目引领、学校结对、物资捐赠等方式,将教育协作逐步推向深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结下了两地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
“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学校结对、交流合作等工作, 在巩固《陶陶乐》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教育特色,努力提升全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昭化区教育局教育股干部刘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