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陆渊 李全民)“你们是不是区上来的领导?村上修路占用我们老百姓的土地,五六年了都没有给我们付钱!”“他们村上一天拖一天,恼火得很!”……
广元市昭化区委第三巡察组刚进驻青牛镇白牛村,该村村民王某某等14名群众就陆续来到办公地点,反映白牛村征地补偿款久拖不付的问题。
群众的反映立即引起巡察组重视,随即详细查阅了镇村相关项目资料,发现群众反映的青牛镇滨河路修建于2016年,当时征用了白牛村一、二、三组部分群众的灌木林地,但账面上只有一、二组征地补偿款支付凭据。
为什么没有兑付土地补偿款,并且长达6年之久?镇村干部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巡察组决定重点走访座谈镇村干部。
在座谈中,支部书记郑某某向巡察组解释,“当时三组群众意见不统一,认为丈量不准确,三组组长没有分配下去,村上也觉得事情不好办,就一直拖到现在。”
“不好分,难道就不分了吗?”“丈量不准,难道就不能重新丈量吗?”“6年了,整整6年了!你们的工作作风就这样吗?”……征地补偿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听到郑某某的辩解,巡察组的工作人员很是气愤,从征地补偿款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当地干部工作作风的漂浮。
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访镇村干部和群众,巡察组弄清了来龙去脉。原来,青牛镇滨河路于2016年建设,其中三组段道路全长300余米,征用的灌木林地涉及到36户村民,因部分群众对征地面积丈量结果有异议,《征地补偿方案》迟迟不能形成,村组干部一直久拖不决。
巡察组随即来到青牛镇,将白牛村长时间拖欠群众征地补偿款问题和村组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进行了沟通,并办理了信访事项交办手续。
青牛镇党委立即组织镇村干部和三组群众代表到现场开展征地面积丈量核实,召开群众现场会初步形成《征地补偿方案》,并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同时,青牛镇党委还对白牛村村组干部进行了集体诫勉谈话。
“巡察到了,征地补偿款也到了……”收到征地补偿款的王某某第一时间给巡察组打来电话,“我代表36户群众感谢您们巡察干部!”
自区委八届以来,该区创新村级巡察模式,对12个村(社区)开展了直接巡察,把边巡边改、立行立改贯穿于村级巡察全过程,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现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发现问题101个,移交问题线索3个,推动巡察问题立行立改9个,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