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政协:做有“温度”的老干部“娘家人”

2023-01-05 16: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柳桂华 记者 李全民)“我们要真心关爱、真诚交流、真情服务,做有‘温度’的老干部娘家人。”这是青川县政协主席杨政国在2016年重阳节看望县政协机关老干部时提出的政协工作总思路,也是他当年当选第九届县政协主席以后抓的又一件重点工作。

青川县政协有各类退休人员32人,他们长期随子女在广元、绵阳、成都、重庆、阆中等地生活,居住分散,形成了信息通联难、交往交流难、活动开展难、跟进服务难等问题。如何把这部分老干部组织起来,关心他们晚年生活,发挥他们智力优势,这是杨政国上任后一直说在嘴上、挂在心上、抓在手上的事。在他的带领下,县政协积极探索老干部服务管理新路子,优化组织设置、强化制度保障、落实真情关爱、搭建干事平台,架起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发挥余热的桥梁,让老干部服务管理规范化、活动载体丰富化、作用发挥有效化。

健全组织,强化管理,为老干部营造“温暖温馨之家”。为有效加强老干部服务管理,2017年初,杨政国提出分片组织联系管理模式,按居住相对集中、参加活动方便的原则,分片区建立了青川、绵阳两个退休干部联络组,将每位退休干部按居住地就近编入各联络组服务管理,并成立片区退休干部党小组,强化了老干部服务管理的思想认识、组织形式、活动开展、教育管理及服务保障等工作。2019年8月,在杨政国的沟通协调下,各片区联络组成立了退休干部党支部。选举县政协原副主席李昌荣、向明月分别担任青川驻绵阳、成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机关三支部、四支部书记,选举原政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刘成林同志担任机关二支部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增强班子领导带动力。

2022年6月,成都片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立并开展工作。

从片区联络组到党小组,再到党支部,有效地把分散居住的老干部统一组织起来,既解决了老干部服务管理上的难题,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充分凝聚和释放正能量,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快乐生活、发挥余热的良好格局,老干部们为此感动不已。

县政协原副主席、青川县政协驻绵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昌荣感慨地说:“我们退休后一直住在绵阳,但政协仍然给我们建立了支部,搭建了建言的平台、活动的站台、发挥余热的舞台,我们有组织的归宿感了。县政协杨政国主席等领导还经常来看望我们,与大家促膝谈心,倾听大家的意见建议,了解大家的心语心愿,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温馨!”

强化保障,搭建平台,确保老干部活动常态化开展。为确保各退休干部党支部能够持续有效地组织老干部开展活动,杨政国亲自到老干部家里看望、到病房探望、请到单位座谈,与他们深入沟通、真诚交流,在充分吸纳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基础上,出台了县政协《关于加强退休干部联络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通知》,建立了领导联系、困难帮扶、组织活动及经费保障等机制。在组织活动经费上,尽管政协机关经费紧张,但仍坚持以每人每年1300元的标准解决退休干部组织活动经费,由退休干部党支部统筹灵活安排使用,确保了老干部工作有阵地议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保障了老干部组织活动开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注重遴选内容,丰富组织活动,邀请原青川县委书记林遇春等老领导到退休干部党支部上党课;组织老干部到重庆、巴中、通江、南江等地追寻红色足迹,到广安、仪陇伟人故里行,到梓潼参观瞻仰“两弹”元勋,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老区精神”“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学党史忆元勋颂祖国”等革命教育和主题交流讨论活动;到河南兰考县学习焦裕禄精神;到山东开展农旅产业发展考察;到甘肃、青海、宁夏开展“重温历史 追寻两路”考察,并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高质量农旅融合发展考察调研报告,提出建设青川红军纪念馆等科学建议,为凝聚人心、坚定理想、集聚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机关党委坚持向老干部寄送各类学习资料,鼓励他们持续定期开展集中学习。

真心关爱,真情服务,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俗话说:“家有一老,胜得一宝”。县政协主席杨政国一直视老干部为家人、为长辈。2017年4月,杨政国到绵阳参加退休干部片区党小组成立时情真意切地讲到:“我们家家都有父母,从政协退休的干部就是我们政协家庭中的父母;在政协工作过的人永远是政协大家庭的一员,变化的是时间岁月,不变的是政协情感。”每年春节、重阳节,他都要带领政协领导班子到各退休干部党支部去慰问、看望,向老干部汇报青川发展情况、汇报青川政协的工作,主动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和生活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赠送自己新手写的春联和“福”字,到医院、家里看望生病和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带去党的温暖关怀。今年已经80高龄的政协原秘书长张太全因病长期住在医院,杨政国已连续坚持5年在春节前夕亲自去医院探望。每次去看望他们时,老干部们都亲切地说“家里来人了!”青川夏季凉爽,在外地的老干部回青川避暑期间,杨政国都要开展一次座谈会团聚,带他们参观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看发展喜人变化,问他们在青川平常还有什么需要政协出面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用真情感动他们,用真爱温暖他们,用真诚服务他们,把党的阳光雨露洒进每位老干部心田。老干部由衷地感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在政协大家庭的幸福,感受到老有所乐,都亲切地称是“回到家了!”

搭建平台,发挥余热,让老干部主动作为担当奉献。“我们要坚持共产党人永不退休、政协人永不退休、军人永不退休‘三个永不退休’的理念,要为国家和人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杨政国在退休老干部中积极倡导“三个永不退休”的理念,他主动带领老干部向县委汇报工作,积极为老干部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每位老干部继续为青川“四个一、三个三”振兴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主观能动性和生活激情,让每位老干部做到了老有所为。在他的协调沟通之下,13名退休干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全县5个重点项目专班工作。李国海、李先钺、王玉春等政协退休的8名老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主动参与到大家唐河旅游区文化专班、县城红色文化公园、木牍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并承担了重要工作。原政协主席党兴谷、副主席李荣昌积极筹资10万元在青川中学创新设立“林遇春阅读奖”,每年颁奖至今。李国海、严旭明等老干部利用在职时参与过的重大项目建设,主动到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移民办等单位开展“宝珠寺电站移民工程”“西成客专青川站建设”“国家医疗种子队在青川”等“三重一大”项目资料抢救性收集整理。李先钺同志退休后继续兼任广元市作协副主席并潜心文学创作,近年来共创作著名长篇小说《在秋天里奔走》、诗词《路窄侧身过》《在青海湖》及其他诗歌散文作品共100余万字,获得省部级文学奖3次,并为大唐家河旅游区建设创作《青溪古城赋》和《阴平古道赋》。向明月、鲜继明等老同志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书写青川、宣传青川、讴歌家乡、讴歌时代,近年出版《侧耳千年画外音》《青川锣鼓草歌》《红色青川》等十余本诗歌及文史资料专辑。严旭明退休后被推荐担当县摄协副主席,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影展10余期宣传青川,《茶观路》《青川白茶基地》等作品多次获奖,《通村公路》入选国家统战部脱贫攻坚影展。唐映全退休后长期为村民义务写楹联,不断弘扬老百姓喜欢的传统民俗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柳成玖同志退休后主动担任秦兴花园党支部书记,承担起小区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促进民主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以来,青川县政协有9名老干部先后荣获青川县“善抓发展好干部”“青川英才”“最美宣传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十余项。老干部们在各自战线激情高涨,干事劲头十足,永葆激情,积极为青川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川县政协机关党委书记彭小平说:“老干部虽已退居二线或退休,但却是知识和经验积累最丰富的时期,他们政治强、党性好、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县政协党组及机关党委一班人始终把老干部作为一笔宝贵财富,着力在搞好老干部服务工作方面下功夫,深化‘真心真诚真情’理念,真心敬老,真诚学老,真情为老,充分调动老干部的积极性,在老干部工作中切实做到‘精心细心耐心’,精心做好保障,细心关照服务,耐心排忧解难,同时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余热搭建平台,使政协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青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县政协一班人被老干部们亲切地称为‘最贴心最温暖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