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何再洪 记者 李全民)“以前河道随时可见垃圾和杂物,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不利于泄洪,在镇纪委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向我们社区党委发放了纪检监察建议,在这份建议下,我们不仅对河道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还制定了河道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日前,青峰社区党组织书记王福元向镇纪委问题整改“回头看”检查组介绍道。
一个月前,为解决河道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广元市青川县建峰镇纪委联合镇水利站、环境整治办,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走访询问等,深入相关村(社区)河段对污水乱排、垃圾乱到、私搭乱建等问题进行全面督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监督检查问题台账,以纪检监察建议的方式及时反馈给相关村(社区)党组织,并要求限期整改,形成常态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整改问题5个,在镇水利站、环境整治办的指导下相关村(社区)统一制定了河道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河道环境整治难题。
一直以来,河道环境卫生治理就是一个难题,如河段上游垃圾乱倒乱扔,污水乱排等问题不得到解决,河道下游怎么整治也无法治本,还增加了治理成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治理不好就不治理或者简单应付的鲶鱼效应。由于河道环境治理涉及水利站、环境整治办、河段沿途的村(社区)两委等相关部门,如果不形成统一整体,多方联动,河道环境治理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通过镇纪委监督检查,发放纪检监察建议,既能有效查找问题根源,也能在镇纪委的监督下,各责任主体统一思想,形成联动,快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纪检监察建议下形成长效机制,对问题进行治本。”该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