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沈滔 记者李全民)连日来,苍溪县月山乡西华村2023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放眼望去,10多个务工工人正在进行道路硬化作业,除此之外,建成路段也分布着进行道路养护、路肩培土的工人,大家虽已汗流浃背,但却洋溢着淳朴、灿烂的笑容。
“我现在年龄也大了,家里还有老人,出去打工也不方便,现在就在家门口务工,每天跟着施工队一边干活一边学习道路支模,又有收入又学技术,以后出去干活也算是多了一门手艺,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项目,让我们更直接的享受项目红利。”务工群众胡子元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着自己手机里的劳务报酬到账短信。
据悉,苍溪县月山乡西华村2023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395万元,实施道路硬化4.66公里,道路加宽0.33公里,整治山坪塘5口。该项目在县乡各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始终坚守赈济初心,坚决落实“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要求,反复优化群众务工组织方案,合理设置务工岗位,科学制定定人定岗定酬方案,优先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因灾需救助人口、易地搬迁群众和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等群体参与工程建设,确保以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并开展“岗前培训”“以工代训”等多种形式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务工技能,拓展就业渠道。
正在施工现场监督安全及质量的西华村支部书记赵登峰介绍到:“我们村富余劳动力多,基础设施薄弱,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灌溉难、发展难的问题,对全村400余亩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起到明显的正向激励,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实现群众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该项目于2023年2月1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4.66公里道路硬化及0.33公里道路加宽主体施工,同步组织务工技能专题培训两次,参与培训200余人,已为参与务工的186名群众发放劳务报酬63万元,带动脱贫、易地搬迁、低收入等重点群众62人就近就业。预计该项目历时7个月完成建设施工,带动218人务工,发放劳务报酬121.46万元,人均增收近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在西华村增设公益性岗位4人,可获得工资2400元/人/年。
“近年来,月山乡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深刻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科学储备发放劳务报酬高、带动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务工人数多、综合赈济效果好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以工代赈。”月山乡党委书记郭定贵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增大项目争取力度,在更多领域选择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有效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以工代赈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搭桥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