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姚彬 记者 李全民)粽香千里飘,暖心咫尺间。端午前夕(6月20日),广元市青川县观音店乡联合乡中心小学校开展留守学生关爱活动,37名留守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包粽子、吃粽子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度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节。
端午吃粽子既承载着传统文化,也饱含着浓浓温情。第一次包粽子的孩子们很是兴奋,围着指导老师认真学习如何把一片片清香的粽叶卷成漏斗状,再把准备好的糯米、红枣、花生等食材放进粽叶充实压紧,用细绳裹住叶子打结造型,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得不亦乐乎。
![]() |
李思琪(左一)和同学开心包粽子
“妈妈在浙江打工,我想包些粽子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尝尝我的劳动果实。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更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很感激学校带给我的一切,祝我的学校越来越好。”9岁的李思琪是青川县唯一获得2023年广元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的学生,她性格活泼,成绩优异。征得老师同意后,李思琪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藏”起了几个亲手包的粽子,准备分享给爷爷奶奶。
![]() |
在热闹的氛围中,一个个如翡翠玉石般的粽子被送上了蒸笼,等待粽子出锅的时间里,老师给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将传统节日和爱国教育相结合,增进留守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到劳动技能,呵护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指导老师杜文庆说。
在翘首企盼的等待中,粽子出笼了。孩子们使劲嗅着粽香,迫不及待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轻咬着冒着热气的洁白米团,有说有笑地分享喜悦。
“第一次吃粽子,真甜。我不仅了解了传统节日习俗,还学会了包粽子,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六年级学生阳子苓捧着自己的“杰作”,觉得很有成就感。
通过近两个小时的活动,留守学生们学会了包粽子,吃上了亲手包的粽子,他们对祖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接下来,观音店乡将继续围绕祖国传统节日,大力推进关爱行动,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