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②】旺苍县:强化医防融合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4-08-07 17:1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奉洁 记者 李全民)近日,记者从广元市旺苍县卫健局了解到,该县加强县域医共体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防协同,创新医防融合服务,建立健全医防融合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医防融合人才培养,促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资源融合。

记者从广元市旺苍县卫生健康局了解到,该县分别在旺苍县疾控中心、旺苍县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了“旺苍县医共体建设医防协作中心”和“旺苍县医共体建设妇幼专科联盟”,并制定了《妇幼专科联盟推进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医防融合推进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公共卫生全面参与医共体建设。出台了《旺苍县慢性病综合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改革创新慢性病综合防控体制机制,力争到2024年底,90%的慢性病防控中长期规划主要指标达到要求,全面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到2025年底,慢性病防控中长期规划指标全面完成;到2026年底,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据介绍,该县建立了以县卫生健康局慢性病管理办公室为统领、县级三大中心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建立医防融合协作、慢性病MDT会诊、慢性病督导考核“三项机制”,两个医共体牵头单位分别在各自医共体内打造基层慢病管理服务闭环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县慢性病防治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慢性病防治门诊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制订转诊标准和病种临床路径,建立绿色通道并确定固定联系人,保障病人及时就医。采用多学科会诊协商,制定治疗方案。将医防融合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和部门单位的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同时,该县优化了慢性病患者家庭病床、患者家庭医生签约、诊前筛查、防治中心/门诊服务“四项服务”,将慢性病患者管理纳入家庭病床服务内容;在现有家庭医生免费签约服务包基础上,增加疾病病程监测评估服务项目。同时,建立慢性病患者服务微信群,及时解答患者对病情、就医、用药等方面的需求咨询,传播慢性病防治基本知识,通过电话等多方途径解决患者需求,掌握管理对象的病情变化,防止县级医生下沉走形式,促进患者管理效果和依从性的增加;坚持慢性病筛查关口前移,建立诊前慢性病筛查制度。

所有医疗机构在导医台或科室候诊区域设置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台,在就诊前先对就诊患者检查血压、血糖,对血压血糖结果异常的患者详细登记基本信息,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慢性病防治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和慢性病防治门诊,经中心或门诊跟踪确诊后转公卫人员纳入管理。慢性病防治中心和中医治未病中心确诊患者由医院公共卫生科将患者名册及信息反馈给患者属地乡镇卫生院。确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早发现和及时规范治疗管理;规范建设阵地,慢性病防治中心必须有独立的诊疗区域和专门的标识标牌,配备相应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眼底及视力检查等慢性病筛查检查基本设施设备,有慢性病宣传及相应模具摆放等专门区域;慢性病门诊要求有独立的慢性病诊室,配备有测血压血糖、三减三健宣传等基本的区域和设施设备。规范开展诊疗服务,在慢性病防治中心,对就诊慢性病患者要按照诊前数据采集、健康教育、一般项目随访→诊中健康指标动态监测、并发症筛查、药物处方、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诊后将患者就诊信息每3天一次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反馈、异常结果患者24小时内反馈的流程规范运行;按照诊前数据采集、核查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一般项目随访→诊中健康指标动态监测、并发症筛查、药物处方、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诊后对患者当日诊疗情况进行梳理完善、录入公卫系统、对经评估有异常指标和病情不稳定等情况的患者进行药物调整并按动态追踪管理的流程规范开展慢性病患者的门诊服务。

据了解,该县医防融合推进医共体建设已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2024年7月至2026年10月为全面实施阶段,2026年11-12月为总结评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