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季军先 记者 李全民) 贾虹,女,汉族,中共党员,现年43岁,一级警长,现任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
![]() |
自1999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贾虹的身影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治安工作岗位。当派出所社区民警时,她安心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深耕责任田,不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夯实基础、服务群众、打击破案、维护稳定的工作方法,为维护辖区社会平安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治安管理工作岗位,她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积极推动“一标三实”提质增效,大力推动治安管理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分局“一网考”工作始终保持全省前列。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嘉奖,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攻坚信息采录,半年实现“大裂变”
2014年,贾虹从派出所调任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负责基层基础工作。上任后,她针对辖区很多社区民警对片区基本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状,提出了力争半年时间改善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质效的目标。
为推动该项工作顺利开展,除了参加大队的会议外,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下沉到了各派出所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每到一处,为不断提高基层民警的思想认识,她都会反复强调,“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没有扎实的基层基础,公安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指导工作中,发现一些派出所社区民警工作思路不清、社区警力不够充沛,她就积极协调为每位社区民警搭配一名辅警,并组织社区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对民警很多时候入户调查时群众不在家、不配合等问题,她提出了发放警民联系卡和留言条的解决对策。据不完全统计,上任后的半年时间里,贾虹共开展业务培训18场次,督促社区民警发放警民联系卡1万余张,而社区民警通过留言预约完成信息采集3000余条。
由于思路清晰、方法得当、督导到位,当年分局的“一标三实”工作突飞猛进,各派出所都全面摸清了辖区实有人口数量、分布、流动和居住情况,年信息采集维护量21万余条,完成率100%,准确率98%以上,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可靠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提升了基础工作信息化水平。
突出实战引领,服务成效大凸显
贾虹经常对社区民警说,治安工作一定要腿勤,做到踏破铁鞋;一定要为人亲和,和群众拉得上家常,这样才能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她自己也坚持以身作则,当好榜样,一旦时间宽裕,就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和抽查工作。仅2021年,她就下基层122天,督导全局采集录入实有人口109962人,采集实有单位10378家,录入从业人员8489人,完成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单位、2人以上使用同一电话号码的数据质量清理任务98267条,完成率达100%。2022年和2023年,分局的“一标三实”工作更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连续两年名列省厅和市局前列,受到省公安厅的通报表彰。
2015年,一位居住在安徽的群众杨某来到分局,希望公安机关能帮助她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原来,三十多年前,因为贪玩,她被人带上火车流落到了安徽,由于当时年龄尚小,只记得自己居住在南河坝,门前是一片菜地,到老城还需要过渡船。如今,南河片区早已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长虹卧波,想复原旧貌找人,难度可想而知。但贾虹本着炽热的为民情怀,还是想尽办法进行了帮助。她多次和社区民警一道到辖区走访,并根据全覆盖的信息录入,历经2个多月,终于将杨某的亲人找到。
突出治安防控,可防案件两连降
“刑侦部门具不具有战斗力,关键看破案打击。治安部门看工作到不到位,关键看发案数降不降得下来。”这是贾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充分体现了她对自己岗位工作的理性认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针对治安防控基础薄弱的环节,贾虹大力加强对城区内、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治安复杂地域的整治防范,因地制宜探索“五防”立体联防模式,努力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辖区可防性案件连续两年下降,实现了警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打击型”向“防范型”,“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一份汗水,一分收获。在她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分局基层警务改革“百花齐放”,东坝所“两队一室”成为样板,南河接官亭社区“四治四防四联”实现“由乱而治”的蜕变,宝轮所“凯哥工作室”在创“省枫”中获得肯定,万缘“云上”警务室、城区“商圈”警务室正逐步培育成警务“细胞”亮点。
悠悠时光,如水如歌;奋勇向前,生生不息。从高中毕业报考警校的那一刻起,对公安事业的执着就在贾虹的内心深深地扎下了根。25年来,她不忘初心,战斗警营一线,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家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恋浮华虚名,毅然直面挑战,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成为利州警营一朵耀眼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