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种养循环一体化 乡村振兴有“犇”头

2024-11-27 16: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周姚 张苗 何晓蓉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近年来,广元市苍溪县白鹤乡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突破口,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形成“饲草喂养、粪肥还田”的农牧循环一体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种养的新型致富路。

图为禾溪农牧智慧牧场1栋牛圈全景

位于白鹤乡古泉村的禾溪农牧智慧牧场内,饲养员李林峰正驾驶电动撒料机,为肉牛派发“午餐”。干净整洁的圈舍内,一头头黄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正探出头来食用饲草,享受着属于它们的“幸福时光”。

饲养员李林峰向记者介绍:“我们农场有224只西门塔尔肉牛和54只安格斯能繁母牛,他们吃的饲料是农场旁边种的青草,还有一些精补料和干草,一天喂2次,有助于牛的健康生长,这些肉牛在近段时间就可以陆续出栏了。”

图为饲养员驾驶电动撒料机为肉牛派发“午餐”

2023年10月,四川禾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苍投资发展肉牛产业,在白鹤乡古泉村建起50亩智慧牧场,该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在牧场实现了电子围栏、预警预告、体温检测、数据检测等智慧管理,建有育肥牛圈5座、繁育牛圈1座、青贮池1处,现存栏278头,全部出栏后可实现销售收入近500万元。

“四川禾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发展在苍养牛产业,‘’就是来打造一个样板示范场,‘线’就是打造种草、养牛到屠宰、销售全产业链条,‘’就是以此为契机、动力来带动全县的养殖户,共同地投入到养牛产业当中来。”四川禾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卫东表示。

“种养循环”一头连接养殖、一头连接种植,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白鹤乡农机作业通行条件建设项目现场,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村民们在已改造好的耕地上种植小麦,而他们用的肥料正是智慧牧场将牛粪经过干湿分离后的有机肥,既解决了粪污处理难题,又提高了土壤肥力,让“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推动“种养循环”模式更可持续。

图为智慧牧场正在将牛粪进行干湿分离

“改土200亩,用来种植小麦,还可消纳农场牛的粪便。今年10月14日开始改土,我们边改边种植,预计在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改土任务。”白鹤乡农机作业通行条件建设项目负责人胡安平说道。

养殖为起点,粪污变资源,助力生态农业发展。在这条生态循环产业链的带动下,白鹤乡紧盯富民产业,立足本地资源,在“种养循环”模式上做足“产业文章”,今年新增粮油面积300余亩,建有规模化肉牛养殖场2个,全乡年存栏肉牛980头,出栏750头,肉牛产业产值可达1000万元。

图为“种养循环”模式改造好的耕地

“下一步,白鹤乡将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种植业绿色发展与种养循环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示范带动、狠抓重点项目,广泛凝聚全乡的工作合力,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养殖业规范管理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激活绿色发展强劲引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白鹤力量。”白鹤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负责人王清容。(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