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信号塔”——记利州区金洞乡肢体一级残疾人伍天赋

2024-12-10 11: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彭富 唐彪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冬天的白龙湖畔,漫山遍野的红叶与碧波荡漾的湖水相融,美得让人心醉。

12月6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尽管气温已低至4摄氏度,但一大早,住在利州区金洞乡白龙湖社区的伍天赋一家就打开了超市的门。细心的伍天赋特意让妻子在门口生上一盆火,“天冷了,路过的人都可以烤烤手。”

尽管超市面积不大,但处于212国道旁的它作用不小。除了售卖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提供宽带装维等服务。

而超市老板伍天赋更是平常而不平凡——坐轮椅25年,从事固定电话及宽带装维17年,凭着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诚信经营,被当地群众称为轮椅上的“信号塔”。

(伍天赋为85岁的老人丁建学调试手机)

“活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1968年出生的伍天赋,高中毕业后当过农技干部,经营过货车,曾是乡里先富起来的人之一。

不幸的是,199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不仅让货车报废,更让他双腿致残,成为了肢体一级残疾人。他还在医院时,家里又突发火灾,家当全都烧光。

“活一天就要奋斗一天。失去了双腿,我还有双手,正常人能干的事,我照样能干好!”养蝎子、办砖厂、养生猪……出院后,在广元市残联、利州区残联及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下,只能靠残疾人专用车出行的伍天赋重新振作,从零开始创业。

2007年,伍天赋转行开办超市,并接过了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固定电话装维等服务。

位于白龙湖库区的金洞乡,紧邻青川县沙州镇等地,是利州区最偏远的山区乡镇。一汪湖水将6村1社区分隔开,群众若想到湖对面办事,首选轮渡,爬山涉水,最快也要小半天。因山高路远、装维工作艰辛,致使固定电话装维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一段时期甚至断档。

(伍天赋在装宽带)

“就算吃亏,我也要先做起来”

“没有好心人帮助,我可能永远都难翻身。”回忆起从事固定电话装维等服务的初心,心怀感恩的伍天赋直言,“没有电话及网络,乡里就是‘信息孤岛’,日子只会越过越穷。就算吃亏,我也要先做起来。”

后来,坚持不断学习的伍天赋发现,网络越来越重要。于是,他瞅准国家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有利时机,在超市新增了宽带装维等服务。

“常人2个小时能完成的任务,我可能要3个或是4个小时,无非就是时间长点、多跑几趟罢了。”排除故障或者新装宽带时,伍天赋先把线接好,用户家有劳动力的,麻烦用户帮忙挂上电杆,没有劳动力的,他就请人。

“伍天赋做事很拼。”金洞乡站湾村李太玉举例,轮渡错过一班要等2个小时。有一次,伍天赋为了赶上轮渡骑残疾人专用车太快,在湖边突然翻车,手上肉掉了一大块,鲜血直流。没过两天,又看见他缠着纱布帮别人维护宽带。

冬天寒风刺骨,伍天赋出行时裹得只剩两只眼睛露在外面。夏天才是最大考验,山里的雨说来就来。残疾人专用车无法装雨棚,伍天赋很多时候只能冒雨前行……

“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

再后来,伍天赋在市、区残联等部门帮助支持下,不仅考取C5驾驶证,还接受了专业的电商直播等培训。收获颇丰的伍天赋认为:“我们没有被遗忘,我们的困难有人看见,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这份关爱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生活,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

如今,在伍天赋的努力下,金洞乡宽带用户从最初的37户发展到1500余户。除了装宽带,他也一直力所能及地帮助着其他人:超市为有困难的邻居赊账,自己给老年人免费调试手机,出资帮助返乡大学生创业种植粉耳……

“我经常在外面帮人修摩托车,家里只剩父母和娃儿。自从装了宽带,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监控看看家里的情况。”金洞乡青峰村肢体残疾群众王青说,要是宽带有问题,只要给伍天赋去个电话,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去处理。

“以前,我很自卑,伍天赋不仅给我精神上的鼓励,还给我送电脑,支持我学习摩托车维修技术……”在1988年出生的王青看来,伍天赋的故事,给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残疾并不是我们生活的终点,而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道考验。”谈起历经苦难后的人生感悟,伍天赋直言:“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勇敢面对,就一定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说这话时,刚好又有几个路人靠近火盆取暖。一旁的伍天赋则笑着吩咐妻子,再加一些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