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花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眸2024年,利州大地拼经济、比发展的火热劲头从未停息,广袤田野、项目工地、生产车间,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6.9%……一组组不断攀升的数据,折射出利州做大做强产业支撑的丰硕成果,更见证了利州奋力推动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和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融合发展
特色农业让大地“生金”
初春的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红梨产业示范园,大片刷干后的红梨树下,起早的村民们满怀希望地耕耘着又一年的丰收故事。
在距离金鼓村约40公里的宝轮工业园区,利州红梨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从“产业为零”到年产值以“亿”计,从卖鲜果到精深加工,目前,红梨已成为利州独树一帜的特色产业。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好农业“大文章”?“融合”与“特色”是2024年利州农业产业发展的高频词。
这一年,利州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不仅推动“利州红梨”全链发展,还持续巩固“利州红栗”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成果。一件件明星产品精彩亮相,“利州红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利州香菇”入选第十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最受欢迎农产品品牌,吉香居露营佐餐系列泡菜斩获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这一年,利州整合农业、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订单经济、民宿经济、庭院经济等发展模式“百花齐放”,产业深度融合交出漂亮答卷: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大荣粮油园区成功创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三堆镇井田村、荣山镇泉坝村成功入选“四川春季百大赏花旅游目的地”……
“链”上发力
工业引擎更加强劲
利州地处川陕甘结合部,自古就是南北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地,是四川7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为区域产业协同与转移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利州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大力培育支柱产业,让工业引擎更加强劲。
这一年,一座座产业地标拔地而起。全省首个“两个联营+”示范子项目——中煤广元燃煤发电项目落地利州。隆庆精密等龙头企业引领机械电子和铝基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聚焦建设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目标,火锅食材等食品饮料产业积厚成势,“五链耦合”的澄明产业园——广元川味预制食材产业园顺利开园、签约全产业链和平台型供应链企业5家。
这一年,利州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链韧性的“交响曲”不绝于耳;打通供应链,拉通金融链,招引人才链,“3+3”优势主导产业体系深度构建,食品饮料、机械电子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成功培育省级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企业4家;新增园区开发面积350亩,新建标准化厂房5.5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5.96亿元、技改投资6.21亿元。
绿色打底
产业新赛道多元延伸
门店直播,仓库直播,直播间带货直播……2024年,利州区网络经济异军突起,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7.1亿元、同比增长17.6%,54款“利州造”产品成功进入省级《品质川货产品库》。
“人气流量”激活“消费增量”的背后,是利州区谋划布局产业新赛道的有益探索。
这一年,利州区聚焦市场潜力巨大的服务业领域,激活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出台《支持电商人才发展五条措施》,骏孟、川陕甘新业态电商直播基地抢占“直播经济”新赛道;领地悦街、凤凰里·金街等特色街区改造升级,“烟火利州”再次火爆出圈,拉动消费超50亿元。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利州实践不止于此。
这一年,利州持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宝珠寺等大型水电站满负荷发电,七里山风电等项目加快推进;抢占“文旅+”新风口,打造“诗与远方”文旅新场景,文旅康养产业活力迸发,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2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75亿元,成功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主导优势产业提速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园区提档升级,月坝、天曌山等景区“二次创业”加快推进,沉浸式展览、演艺、冰雪运动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一年,利州扛牢产业大旗,搭乘新的赛道,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追赶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