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言传身教授农技 薪火相传育英才
2025年06月16日 15:02: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李益焕 杨旭 王菲菲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全面深化改革,是破局开路的关键一招,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昭化区聚焦经济体制、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在新时代改革征程中再谱新篇!
走进元坝镇福瑞源家庭农场,笔者看到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青云峰正带领学员开展实践教学。教学现场,青云峰亲自示范检查方法,指导学员通过观察牛鼻湿度、精神状态等细节判断健康状况。现场模拟突发疫情场景,学员们迅速响应,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疫病排查、信息登记等应急处置。
“我从观察牛只健康状态等基础操作教起,‘手把手’示范如何精准采集血液、粪便样本及规范填写采样表等,同时还模拟了疫情突发情况,让学员学会如何发现和处置疫情,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出能在一线及时排查疫病隐患的防疫人才。”青云峰介绍。
除了现场教学,青云峰还积极开展理论授课。在实验室,他悉心指导学生规范操作,让学员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精准高效的实操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无论是在牛场,老师指导开展现场检测,还是在实验室里耐心纠正仪器操作的每一处细节,这种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让我们成长特别快,我也更有信心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助理兽医师辜月说。
“田间实操+实验室检测”双场景教学模式,是昭化区农业农村局构建区、行业、镇(村)三级帮带体系的核心环节。
近几年,该区不断深化“葭萌英才”培育行动,精选高级专家及技术骨干为导师,按“领域相近、双向自愿”原则,与基层农技人员、产业主体精准结对,构建起三级帮带体系,并通过“一带一”机制,将课堂设在田间,打造学用结合的培育生态。
“通过老师的帮带传教,让我能够准确识别粮油、果蔬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给出技术方案。感觉自己进步得很快,已从经验不足的农校大学生逐步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昭化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农艺师吕志勇表示希望,未来能像老师一样,把更多先进技术传授给农户,为昭化粮食增产、果蔬提质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今年计划在农业科技领域培育骨干人才78名 ,其中动物疫病防治骨干44名 、种植技术能手34名,实现每个规模养殖场都有持证防疫员、每个产区都有技术带头人,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 昭化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伟学介绍。
昭化区农业农村局构建的三级帮带体系,正是该区实施“葭萌英才”培育行动的成功案例之一。
昭化区聚焦农业产业、乡村治理等5大领域,组建政策理论、技术指导等6大师资库,推行“导师带徒”“项目跟学”等4种帮带法,从能力提升、资源对接等4方面精准赋能。目前全区已组建帮带对子1000余组,一批乡村振兴骨干人才正为建设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注入强劲动能。
昭化区委组织部人才股股长张文波表示,将持续深化“传帮带”人才培育机制,坚持把课堂设在项目一线、生产现场,打造“薪火讲坛”“垄上学堂”等教学品牌,积极组织行业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全面检验“传帮带”活动实际成效。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向帮带成效显著、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给予政策、项目倾斜,持续激发乡村振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与帮带体系的内生动力。
编辑:曾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