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元  >  朝天

广元朝天U型山谷里蹚出“帮扶路”

2025年07月05日 10:07: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王管月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今天是个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7月4日,雨后的晨雾还眷恋在山间不愿散去,朝天镇朱家村的山谷中便传来了欢快的小曲,7组村民赵长合正唱着歌儿在地里除草。柴胡是广元市政协办公室给朱家村引进的增收产业。如今,一说到柴胡,老赵总是频频点头称赞。

在广元市政协办公室3年多的帮扶下,朝天镇朱家村“旧貌”换了“新颜”,到处透着生机和活力。

用好“指挥棒”,帮就帮到“点子上”

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地力条件,发展不可能套用同一个模子。帮扶以来,市政协办公室一直有一个愿望——帮助朱家村理清发展的思路、找到合适的路子。去年初,市政协办公室给村里转了3万元资金,支持朱家村编制村庄发展规划。

“村庄规划是个好东西,能够指导我们的工作。”看完规划概念稿,村党支部副书记罗魏昌笃定地说,“今后,申报项目、规划产业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就更清晰了。”去年5月,朱家村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从那以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村里环形村道上一遍遍地“跑圈”,逐步摸清了“家底”,找到了“短板”,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公共设施建设、耕地条件改善、环境治理优化等发展共识。目前,朱家村村庄规划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改。第三稿完成后,相信能给村民呈现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

“我们不仅要帮助朱家村‘寻路’,还要带领村民在这条‘快车道’上行稳走好。”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孙新华每个季度都会到村推进帮扶工作,每次到村她都会叮嘱驻村工作队“既要抓紧编制规划、还要抓好生产发展,争取早日把‘图景’变为‘实景’”一番深思熟虑后,驻村工作队选择从帮助村民拓宽眼界和增强信心开始着手。去年7月,经过市政协办公室协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带着各组组长、党员代表、产业能人,前往木门会址和黄猫垭战斗遗址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参观了旺苍县嘉川镇的李子产业园和苍溪县黄猫垭镇的梨子产业园。见到了这些现代化的水果园,村民对种植小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行参加考察的党员欧阳智,在梨子产业园中摩拳擦掌,拍着胸脯给驻村第一书记童桎说,“等冬天适合种树的时候,先栽几亩梨子练练手,把种植技术练好了,还要建一个果园儿。”

充实“钱袋子”,帮就帮在“关键处”

帮扶以来,如何帮助村民增收一直是市政协办公室关注的重点。为此,市政协办公室协调了政协委员吴长聪到村,采取“免费供种+定期指导+定价回收”的模式带领村民种植柴胡。今年,刚刚过完春节,童书记便邀约了吴委员到村回收柴胡。柴胡种植户收到了消息,第二天一大早便将洗净晾干的柴胡根驮到了7组组长唐清智家,等待吴委员上门回收。“我的柴胡只挖了一半,剩下的明年再挖来卖,到那个时候柴胡的根会粗得多,产量也会高得多。”在柴胡回收现场,脱贫户朱小容自信满满地给其他种植户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收完柴胡,吴委员又给种植户分配了柴胡种子,经过3年的试点推广,村民再也不担心柴胡的销路和价格,今年的种植户也扩张到了40户。今年是赵长合种植柴胡的第四个年头,这次他领了4亩地的柴胡种子。这不,他趁着清晨凉爽,大清早就下地干活儿了。

朱家村的村民历来都很勤劳,早在2014年便种下了3000亩核桃。为了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市政协办公室和朝天镇政府的努力,前年全部改良了核桃品种。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村民认真地进行了刷干、修枝、施肥、治虫等管护工作,去年9月核桃迎来了品改后的第一个“小丰产”。那些天,村民白天下地打核桃,晚上回家剥核桃皮儿,第二天天不亮就背着鲜核桃到批发点售卖,虽然这些日子比较辛苦,但脸上总是挂着笑。有时候,驻村工作队碰到赶集归来的村民,一些人还会开玩笑,“童书记,核桃结得太稠了,枝条都压断了,你要赔我树哦……”如今,在村民的眼中,市政协办公室和驻村工作队早从“外来人”变成了“自己人”。所以,每每遇到这样的打趣,驻村工作队也觉得有意思,被逗得咯咯咯地笑。

去年,外出考察产业回来以后,村民对种植水果的事儿一直很上心。如何帮助群众把种植水果的“愿望”变成“现实”,是市政协办公室做的又一件事儿。市政协办公室协调了农科院水果专家,综合考虑了地理气候和市场形势等因素,帮助选定了主栽品种“苏翠梨”,还划拨了6万元的产业帮扶资金。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商量,朱家村出台了《农旅特色产业奖补方案》,以奖代补鼓励村民发展水果种植、畜禽养殖和蜜蜂养殖等庭院经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1组组长李姜德带领群众建成了25亩的梨园,欧阳智兑现了当初的诺言——栽了100棵梨树,全村20余个产业户栽植水果2000余株、养殖蜜蜂200余箱、饲养生猪300余头,共领到了产业奖补资金4.5万元。相信不远的将来,这个U形山谷里的小山村将会瓜果飘香、蜜蜂成群。

提升“幸福感”,帮就帮进“心坎里”

“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砍不动柴咯,娃娃们在外务工,也不放心我们进林子。”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6组脱贫户时,70岁的阿婆李国徐挥动着铲子正在炒回锅肉,看见驻村队员来访,她指着燃气灶满意地说,“上个月,娃娃转了钱,我们安了天然气。通气前,我们担心不会用。现在用习惯了,才发现做饭、洗澡方便得很,娃娃再也不担心家里没柴烧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对天然气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协调了天然气公司到村布管挂表,经过小半年的努力,全村各个村民小组、200余户群众用上了天然气。说着说着,阿婆就扯着大嗓门儿,喊老伴儿招呼小伙子们留下吃午饭。

“这段时间,在外务工的村民该陆续返乡了,村里来往的车辆会越来越多。”去年12月,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谢晓东到朱家村调研帮扶工作时,特别强调了群众的安全出行问题,“安装村道护栏千万慢不得,要组织好施工人员和材料,确保春节前全线完工,让返乡车辆平安回家、吉祥过年。”朱家村的村道,沿着半山腰蜿蜒盘旋,路两旁有许多高陡的边坡。帮扶以来,在群众出行方面,市政协办公室花了很多心思,前两年协调争取了430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拓宽了村内8.5km的瓶颈道路,去年又紧盯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协调了100万元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新装了5km道路护栏。如今,村里的环形道路畅通无阻,车辆奔驰安全无忧。

“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点头贺新春……红白喜事要简办,厚养薄葬是关键……驾乘摩托戴头盔,车行千里安全归……”今年元宵节那天,朱家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村晚”,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龙灯队一边手握金龙盘旋起舞,一边宣传乡风文明知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增强获得感的一个好办法,因而市政协办公室每年都会出资支持村民举办‘村晚’。”市政协机关党组副书记、办公室主任梁广生介绍,“今年的‘村晚’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一年来村庄的发展变化,准备了‘丰收运粮’‘抢种抢收’等3个‘团队抢福’活动和‘趣猜灯谜’‘巧踢飞毽’等8个‘趣味集福’活动,‘村晚’现场欢笑不断、村民纷纷拍手叫好。”

帮扶朱家村的这些日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直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年还组织群众修复了9处水毁堡坎,新建了3处村道护坡,拓宽了1.25km道路,帮助8名村民追回了拖欠长达4年的劳务费2.9万元……

暮色渐浓,不远处几个手握棍棒的小孩,时不时地敲打几下道路护栏。驻村工作队的小伙子们,漫步在蜿蜒的村道上,迎着拂过梯田的晚风,听着“叮叮当当”的响声,用脚步在U形山谷中续写着一往无前的故事。(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曾璐